此图非彼图,今天来学习一种十分重要,在生活中也经常使用的数据结构「图」
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公众号『大海的BLOG』
一、图
图就是由一些点与边组成,点之间是边,边两头有点,类似于我们所画的思维导图。根据点之间连接的边是否有具体指向区分为『有向图』和『无向图』。
那么,
图可以做什么呢?它可以解决最经典的问题『寻找最短路径』。类似于地图,如想知道从别墅到公司走哪条路最短,可以通过图来建立模型,将十字路口(三叉路口等连接几条路的路口)看作是点,每条路就是边,别墅是起点,公司是终点。
上面只完成了第一步,有了图之后,该如何寻找最短路径呢?下面就需要再介绍一种图算法『广度优先搜索』
二、广度优先搜索算法
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可以通过一个例子进行描述:小明想通过走动,帮助儿子进入县一中(当地最好的学校)。于是他开始回忆自己的朋友是否有县一中的领导或者认识其领导,思考之后发现并没有,然后让朋友询问朋友的朋友是否有关系。像这样,为了在社交网络中寻找到关系,先看自己(自己肯定不是,要不然直接安排了),然后将所有朋友加入到搜索名单中,看朋友中是否有关系,如果没有,再将朋友的朋友纳入范围继续寻找 …… 直到找到需要的人,这就是广度优先搜索算法。
因为同朋友的亲密度比同朋友的朋友之间的亲密度要高,所以先从朋友之间寻找。如果将朋友比做是第一层关系,朋友的朋友为第二层,这样一层一层下去的就是广度优先搜索。如果找到一个朋友,就寻找他的朋友中是否有这样的人,如此以深度挖掘的方式搜索下去,就是深度优先搜索。
它常用于寻找两地点或者两样物体之间的最短距离。总结为下面两种问题:
- 从一点可以到另一点吗?
- 从一点到另一点哪条路径最短?
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有:
- 各种智能机器,比如跳棋最少走几步可以获胜
- 到目的地的最短路线
在搜索的过程中,大家可能注意到,先检查朋友,后检查朋友的朋友,是有顺序的,那么如何保持顺序呢?那就需要使用到另外一种数据结构『队列』
三、队列
队列很简单,和生活中的排队一样,比如购票,结账时,先排队的人先买到票或者结账完成。就是有顺序,先进先出(First In First Out
)的一种数据结构,它只有两种行为,入队和出队。类比生活中排队,有素质的人不能出现插队吧?
队列常常与栈进行对比,栈是一种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,或描述为后进先出(
Last In First Out
)深度优先搜索就常使用栈。
四、实现图
代码如何实现图呢?首先图由多个节点构成,每个节点与邻近节点相连,要表示这种关系,可以联想到『散列表』,其映射关系可以将键映射到一个值或多个值。在 Python
中则使用字典表示:
graph = {}
graph["小明"] = ["小花", "小玉", ...]
graph["小玉"] = ["小帆", ...]
散列表是无序的
五、实现图算法
还是沿用小明为儿子学校找关系的示例,实现代码如下:
# 该字典表示图,其中将小明与朋友,小明朋友与朋友的朋友之间的关系
graph = {......}
def person_is_seller(name):
# 具体判断过程省略,该函数返回 true 或 false,即是或者不是
pass
def search(name):
# 创建一个队列
search_queue = deque()
# 为队列中不断添加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,即要搜索的人
search_queue += graph[name]
# 这个列表用于记录检查过的人
searched = []
# 只要队列不为空就一直搜索下去
while search_queue:
# 取出队列中左面第一个人
person = search_queue.popleft()
# 仅当这个人没检查过时才检查
if not person in searched:
# 看这个人是否是小明需要找的关系
if person_is_seller(person):
# 是的话输出是要找的关系
print(person + " is the one you are looking for!")
# 结束循环
return True
else:
# 把这个人的朋友添加到队列中
search_queue += graph[person]
# 将这个人标记为检查过
searched.append(person)
return False
search("小明")
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公众号『大海的BLOG』